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侯山别墅视穫赠乐渠黄公 其四 明 · 朱浙
君既辞朝簪,我亦谢城阙。
石田不可耕,谋生何太拙
垄上多白云,松间足明月。
岂可充朝饥,聊以自娱悦。
遥遥千载心,长沮桀溺
次义之韵 其三 明 · 金净
六言诗 押真韵 出处:冲庵先生集卷之二
导河天乃呈瑞,绝笔圣悲获麟。
借问长沮桀溺,当年谩笑迷津。
圣贤高士传 其二十一 长沮桀溺 曹魏 · 嵇康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二
长沮桀溺者,不知何许人也,耦而耕。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是谁」?
子路曰:「是孔子」。
「是鲁孔丘欤」?
曰:「是也」。
「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
曰:「仲由」。
「孔丘之徒欤」?
对曰:「然」。
「与其从避人之士,岂若从避世之士哉」?
耰而不辍
子路以告孔子
孔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欤(《御览》五百九)」?
多稼如云赋(以遍野连山如云委积为韵) 唐 · 王棨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十
暇日閒望。秋田远分。
彼盈畴之多稼。乃极目以如云。
垦陇亩以青连。乍疑(一作凝)散漫。
叠菑畬而绿合。长带氤氲。
岂不以膏泽调均。薰风顺适。
致南亩以丰稔。若西郊之重积。
芒既抽而散紫。花巳飞而带白。
几多嘉穗。高低稍类于垂天。
无限芳田。远近有同于抱石。
旁观夫曼衍平川。绵延大田。
接层阜而如从岫出。极低空而若与天连。
农夫既惬于望岁。野老咸欣其有年。
满原隰以苍苍。遥迷晓雾。
被沟塍而彧彧。常混晴烟。
有地皆匀。无川不遍。
何秋成之色可羡。疑暮敛之容斯见。
似能扶日。帝尧之日上临。
如欲随风。后稷之风旁扇。
故得村落心泰。田家景閒。
竞秀发于郊坰之外。同垂阴于疆理之间。
生因桀溺之耕。宁由触石。
起自樊迟之学。岂肯思山。
匝高下以鲜若。羃东西而波委。
苟含颖以斯在。谅无心而若此。
不稂不莠。同玉叶以纷敷。
弥阜弥冈。异奇峰之逦迤。
是知翼翼以相杂。芃芃而不如。
诚匪揠苗之后。犹疑荷锸之初。
若昧躬亲。奚百亩以斯盛。
将其刈穫。获千箱而有馀。
且君之宝以谷而为。人之宝惟食是假。
观稼盛于五地。若云凝乎四野。
若不属此以歌谣。终虑取嗤于樵者。
吟客枉访酒边走笔以赠 宋 · 董嗣杲
读书无灵时易过,剩得此身寄寒饿。
浮议徒然强雌黄,孤生已拚蚁旋磨
江湖说诗在处多,字不堪煮诗奈何。
不若将军毡帐醉,儿郎帐里传羌歌。
归寻种秫安愚分,微名微利天所靳。
长沮桀溺隐者欤,耦耕曾答仲由问。
浊世悲欢无歇时,公事不了归痴儿。
胸蟠今古何足恃,得醉且醉莫须疑。
酒边说诗真是赘,说诗断是败人意。
醉入羲昊洪荒前,消取霎时邯郸睡。
岁年宁免驱尘劳,劳不成功亦滔滔。
终须侪入千百众,坐对柏烟穿布袍。
大司成姜公园池席上敬呈 明 · 张元凯
姜公言行为世轨,好似东京李元礼
升堂便比登龙门,暂与同舟以仙拟。
一出曾为帝者师,门如市兮心如水。
吁嗟古道人莫容,意色萧然可以止。
为园筑室江之干,移得青山满绿湍。
五株初种彭泽,九畹先滋湘水
披襟坐对秋月朗,更看宝树明虚幌。
碧池隐有凤凰毛,青云已著鹓雏想。
草木禽鱼亦有文,石渠金马梦氤氲。
常摇白羽团如月,不著朱衣烂若云。
考槃在涧聊暂寄,矢心欲揽清时辔。
何来海内忘年交,孔公座上祢生醉。
知君自是名教人,桀溺何须笑问津。
汲黯尚为前日戆,马卿犹是旧时贫。
苍生欲夺丘园志,白发能强负荷身。
相逢不尽漂零叹,对我常将青眼颦。
杂说二 其一 张子房四皓 宋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八、《太仓稊米集》卷五○
汉留侯张良谨再拜奉书商山四老人足下:仆以布衣亡隶,身无汗马血刃之功,徒以口舌奸说位列侯,封万户
今秦灭楚亡,天下大定,而仆宠厚禄丰无以塞责,却谷不食,行已阅岁,于天下大计深虑不复敢效其愚。
议者让仆:「曩与主上俱奋草野,崎岖百战之中,足下言入则听,谏行如流,身不亲矢石,语不下堂帏,而所攻必取,所向必归,是足下之功独高于众人也。
至于脱羁旅艰难之苦,享天下尊高之位,保全节于当年,垂美名于后世,则所以报足下者亦云厚矣。
乃四海既宁之后,亡者叛者服之,而祸起于宫墙,变生于肘腋,乃欲坐视不救,使反掌之间治乱颠倒,得不为天下笑乎」?
仆今敢布恳悃之情,以自列于数君子,诚以情有所激,势有所迫而事有不得已也。
幸足下留意于仆,使得借重于一言也。
夫以足下抗志希夷,隐身遐旷,天下莫不仰其高。
虽巢、由不足以并名,夷、齐不足以拟节。
是以年愈多而名益芳,身不试而业盛茂。
公固无求于世,仆亦何所进说于左右乎?
闻道不足以立己者不可谓义,爱不足以周物者不可为仁,权不足以适进退之宜者不可谓智。
以足下之全德,岂亦有意于为义而无意于仁且智乎?
方秦氏暴强,鱼肉四海,百姓衔冤饮泣无告。
始皇帝恐天下阴有议己,于是姗笑《诗》、《书》,坑戮儒士,钳锢忠臣,远辱黎老,以消沮豪杰。
当是之时,智者卷舌而不言,贤者裹足而不入。
足下方辞以茹芝为乐,其计得矣。
今皇帝勇冠百王,功施天地。
躬汤武仁义之兵而海内平,踵尧舜好贤之辙而天下服。
大度豁达,禁网阔疏,期与天下更始,号为千载一时
足下不能驾安车,植鸠杖,幡然而起以观盛时,窃为足下不取也。
况治乱之源在朝廷,宗社之本系太子
太子安则群心悦,太子危则群心忧。
何则?
废立之际安危系焉,其势然也。
皇嗣既立,仁孝闻于天下。
日者主上迫于宫中之议,将谋易置,举世皇惧,危不自安,皆曰:商山四老人,陛下之所愿见而不得,屡聘而不至,其取信于时甚重。
老人一出,上必大惊,且谓太子以未施之仁,未言之信,而能屈其所愿见而不得,友其所屡聘而不至,决非偶然者。
因从容为上言之,则太子之事济矣。
闻其遣一介之使,奉咫尺之书,执礼甚恭,书辞极谨,宜老人之一来,上以安宗社之灵,下以慰元元之望,使陛下有贵老之称而无拒谏之恶,足下之名亦炳然不可复没矣。
君其鄙长沮桀溺辈偶耕遁世之迹,慕伯夷、太公二老归周之义,出而一言,使天下安于磐石,国势重于九鼎,然后振衣而归,反乎林壑,以醉广成之遐龄,而追王乔之逸辙,不亦善乎!
也将操几杖而从之,以望拜乎床下。
足下其毋忽焉。
幸甚!
不宣。
顿首。
扇上画赞 其二 长沮桀溺 东晋 · 陶潜
四言诗 押文韵 出处:全晋文
辽辽沮溺,耦耕自欣。
入鸟不骇,杂兽斯群(本集)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二十二 长沮桀溺 明 · 黄省曾
悠悠沮溺,并耜荒墟。
敬询渡济,暂驻浮车。
飘然无荅,齐口致讥。
物情不足,隐德有馀。
易议 南宋 · 程珌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八八、《洺水集》卷六
《易》有君子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凡十三卦之制器,如神农之耒耜,黄帝尧舜氏之衣裳,无非以象而制之者也。
若夫生著立龟,兴神物以前民用者,皆占也。
然则器也,占也,万世之用备矣,毋俟乎有言也。
惟言与动,则君子之言行,有国之政令,枢机之所关,理乱之所由,天道日新,世变无穷,悉寓于三百八十四爻之中。
所以先哲之言《易》者,独于言、动加详焉。
盖为人君而不知《易》,则太平何自而可致;
为人臣而不知《易》,则德业何由而可成?
呜呼,作《易》之圣人,岂徒以知《易》望天下哉,正以用《易》期来世耳。
曰「乾元用九」,曰「王用三驱」,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曰「利用建侯行师」,曰「利用涉大川」,谆谆然无非以用诏天下万世。
虽然,是特发凡耳,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读者又当知触类之学也夫!
《易》之为书,一名而三义具焉:曰简易,以言其德也;
曰变易,以言其气也;
曰不易,以言其位也。
曰德,曰气,曰位,名虽不同,要皆所以为道也。
若昔圣人,阐先天之学而成后天之书,凡所以斡旋元化,昭融天理,纪纲人事,罔不备具。
使为人君者得之,则可以宰制宇宙,酬酢神明,天地以之时叙,民物以之顺成
为人臣者得之,则可以辅相弥缝,弼成万化,进则尽忠正之节,退则全廉靖之风。
修身者得之,则尽心养性,不流于虚无。
遁世者得之,则乐天知命,不沮于忧患。
是故载之于简编,则无非实理,施之于日用,则皆有成效。
而后世学者乃率以空虚恍惚言之,流弊之极,至于沦为异端。
嘻,可惧也!
故不思龙出于河而八卦宣其象,麟伤于泽而十翼覃其用,繇三皇历五帝,至于夏商周,而后其书始克大备。
商瞿子木实受吾夫子之传,其后浸大,以至于西都之王、服、京、田王同服生京房田王孙。),东都之荀、刘、马、郑荀爽刘表马融郑玄。),更相祖述,源流不绝。
至于魏之王弼,集诸家之善,得圣人之意,故其注至于今不废。
是以江右诸儒,并传其学,河北学者,莫能及之。
惜乎江南义疏十有馀家,舛其本真,流为释氏,所以重发贞观间孔颖达之叹也。
虽然,《易》之为道,吾既闻之矣,《易》作于伏羲也,而乃以周言之,何哉?
尝观《易》赞,以为曰《连山》,商曰《归藏》,周曰《周易》。
《连山》以《艮》为首,象山之出云,连而不绝也。
《归藏》以《坤》为首,象地之包藏万物也。
《周易》以乾为首,言其道之周普,无所不备也。
兹一说也。
而《世谱》等书,则又曰神农之号一曰连山氏,亦曰列山氏
黄帝之号一曰归藏氏。
然则《连山》、《归藏》,并以代名,则《周易》以周称,岂非《易》成于文王,故题周以别商耶?
此《易纬》所以亦言因代以题周也欤?
虽然,《易》之名,吾得而闻之矣,然则《易》果孰作,又果孰成之耶?
尝观《礼纬含文嘉》曰:「伏羲德合上下,故天应以鸟兽草木,地应以河图洛书,伏羲则而象之,乃作八卦」。
孔安国、马融、姚信、王肃皆以为然,无复异说。
至于重《易》之人,则诸儒之说不胜其异,王辅嗣之徒以为伏羲,郑玄之徒以为神农,孙盛以为夏禹,史迁以为文王
其言夏禹、文王重卦者,孔颖达以为考诸《系辞》,神农之时已有,盖取诸《益》,取诸《噬嗑》之事,由是言之,其说不攻而自破。
至于言神农重卦者,亦未为得,何者?
《易》之下《系》又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盖取诸《益」》。
孔安国《尚书序》曰「伏羲造书契」,则是伏羲固已象《夬》而作书契矣,又安得神农重卦而后有《夬》哉?
故重卦之人,王弼以为伏羲,而孔颖达亦以王弼之说为是。
然则伏羲制卦,文王系辞,夫子翼《易》,所谓人更三圣,其为灼灼无疑矣。
至于由三画而八卦,自八卦而六位,阴阳刚柔之理,上下承乘之象,所以广大精微,与天地并,而三圣人之所以尽心垂世者,俟入经随卦言之,此不悉具。
姑陈大端若是,以与诸君共讲明焉。
《易》何为而作乎?
曰有忧也。
何忧乎?
忧是道之不明也。
《易》何为而重且翼乎?
曰有忧也。
何忧乎?
忧是道之不行也。
然则于何而见之?
曰:虑是道之不明者,其辞简而严;
忧是道之不行者,其辞详而尽。
学者平其心,定其虑,取圣人之辞而玩之,则圣人之心瞭然矣。
《易》曰「伏羲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非伏羲氏之心主于明道乎?
是故三画之学,寂寥简短,而天人之蕴悉备无遗,此明道之体当然也。
至于文王、夫子之时,则商贤圣之君久矣不作,礼废乐坏,道孤无主,文王忧之,故与闳夭、太颠、太公望、散宜生之徒讲明体察,断然取《易》而重之。
其后文、武、成、康之君,相继而作,而又相之以周公、召公、毕公、君陈,然后世变风移,道洽政治,斯道得以大明。
至夫子之时,则王迹浸熄,诗声日微,而是道又绝而不行矣。
夫子环视当世之士,如长沮桀溺,傲世绝物,既不可与共斯道,独得一老聃、彭祖而与之周旋。
蓝田吕氏谓老聃、彭祖皆殷周之老成人,计其得于殷周盛时,耳目所接,渊源所渐,所谓见而知之者固甚不浅。
而吾夫子亦曰「我老彭」,所以见其尊且信之意尤为拳拳也。
独夫子犹以为未也,于是周流列国,萃天下之士而与之游。
凡天理人情事物之变故,悉以身体之,至晚年而后十翼出焉,故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
有如十三卦之说,历叙神农氏之所以用《益》、用《噬嗑》,黄帝尧舜氏之所以用《乾》、《坤》、用《涣》、用《随》,此言人君之用《易》而在上者。
又言箕子用晦,颜子之用复,此君子之用《易》而在下者。
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曰「苟非其人道不虚行」,其辞详,其指深,所以望当时至矣。
而当世之君未有能用之者,徒能私淑其徒而已矣。
按前史,商瞿子木亲受《易》于圣人,自是而后,传授不绝。
至于东、西都之士,然后以至于王弼不得其真也,而亦以注显。
虽然,商瞿子木以后所谓传授不绝者,《易》之辞尔。
至于当时高弟,如曾、颜、冉、雍、子思、孟轲之后,所谓得之于心,行之于身。
今其遗书,如曾子十篇,如《中庸》,如孟轲之书,卓然足以为《易》之羽翼者,非史臣之所知也。
自秦而后,更汉历唐,千百馀年间不惟上之人无有用此《易》者,然自王弼以后,以至于唐下之人,亦莫有传此《易》者。
江南义疏祖尚虚无,盖至于唐仅得一孔颖达辨析音义,颇为当时所宗。
然至于圣贤用心,斯道大统,彼固未之深及也。
宋兴百年,名儒辈出,胡安定得其用也,邵康节得其数也,程明道伊川得其理也,周濂溪得其体也,张横渠得其用也,然后《易》之道遂大明于天下。
善乎,孔颖达之论曰:「圣人仰观俯察,象天地而育群生,雨施云行,效四时而生万物。
若行之而顺,则两仪序而百物和;
若行之以逆,则六位倾而五行乱」。
详味斯言,则《易》果将有用乎,抑亦徒作之而已乎?
圣人于《乾》发明为君之德者惟在刚健中正、自强不息,于《坤》发明为臣之义者惟在于直方正大至明。
九卦之序,则上至天子,下至庶人,凡以之尽心养性、修身齐家之道无所不备焉。
使人君而用《乾》之义,则天德行刚健,威权不至于下移,纪纲不至于废坏。
使为人臣而用《坤》之义,则敬以直内,决无有所谓谀说而欺君者;
义以方外,决无有所谓嗜进而苟得者。
为士君子而用九卦之义,则《履》以和行,《谦》以制礼,《损》以窒欲,《困》以处穷,《益》以裕德。
必如是,然后可以谓之用《易》,而《易》之道行矣。
国家开设学校,建立儒官,凡月之朔必使之登席讲书,岂徒为文具哉?
讲之而不明弗措也,明之而不行弗措也,如其讲之而不求其知,知之而不求其行,则又何以讲为哉!
吾侪小人,眇然其形,蠢蠢林林,杂在万类之中,饥而欲食,渴而欲饮,亦何以异于凡百有生之类哉?
而其所以师友千载,陶冶万物,卓然自离于林林蠢蠢之中者,惟曰礼义廉耻而已耳、名节风操而已耳。
不然,一日舍是,则孟子所谓异于庶物者几希矣,可不畏哉,可不谨哉!
朋友有志于《易》者,幸相与讲明而体察,自夫用九卦之义以尽士君子之操,他时推之事君,则必能尽《坤》之义,以为名世之臣,亦在勉之而已。
识者将于此乎观焉。
奉报穷秋寄隐士诗(《诗纪》云。诗汇作王褒诗。非也。) 北周 · 庾信
 押鱼韵
王倪啮缺桀溺长沮
藜床负日卧,麦陇带经锄
自然曲木几,无名科斗书。
聚花聊饲雀,穿池试养鱼。
小村治涩路,低田补坏渠。
秋水牵沙落,寒藤抱树疏。
空枉平原骑,来过仲蔚(○本集三。《类聚》三十六作穷秋寄隐士诗。文苑英华二百三十二。庾开府诗集上作春殿穷秋寄隐士。《诗纪》百十五。)
秋霖赋 初唐 · 卢照邻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六
览万物兮。窃独悲此秋霖。
风横天而瑟瑟。云覆海而沈沈。
居人对之忧不解。行客见之思已深。
若乃千井埋烟。百廛涵潦。
青苔被壁。绿萍生道。
于是巷无马迹。林无鸟声。
野阴霾而自晦。山幽暧而不明。
长涂未半。茫茫漫漫。
莫不埋轮据鞍。衔悽茹叹。
借如尼父去鲁。围陈畏匡。
将饥不爨。欲济无梁。
长沮桀溺。逢汉阴与楚狂
长栉风而沐雨。永栖栖以遑遑。
及夫屈平既放。登高一望。
湛湛江水。悠悠千里。
泣故国之长楸。见元云之四起。
嗟乎。子卿北海
伏波南川金河别雁。
铜柱辞鸢。关山夭骨。
霜露凋年。眺穷阴兮断地。
看积水兮连天。别有东国儒生。
西都才客。屋满铅椠
宜虚儋石。茅栋淋淋。
蓬门寂寂。碧草于园径。
聚绿尘于庖甓。玉为粒兮为薪。
堂有琴兮室无人。抗高情以出俗。
驰精义以入神。论有能鸣之雁。
书成已泣之麟。睹皇天之淫溢。
孰不隅坐而含颦。已矣哉。
若夫绣毂银鞍。金杯玉盘。
坐卧珠璧。左右罗纨。
流酒为海。积肉为峦。
襄陵与昏垫。曾不辍乎此欢。
岂知乎尧舜之臞瘠。而孔墨之艰难。
耕隐说 宋末元初 · 牟巘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三二、《陵阳先生集》卷一四
自昔以来,士率以隐遁为高,事或不同,其致一也。
有隐于耕者,长沮桀溺耦而耕是也;
有隐于钓者,严子陵羊裘钓七里滩是也;
有隐于卜者,司马季主卖卜长安市宋忠、贾谊过之是也。
吾友俞好问之田邻蔡道明字子诚自号「耕隐」,其慕耕耦隐者欤?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为此言者可谓知本矣,要使其后人长留得读书种子耳。
吾老农也,曾无寸土可以施其锄钁,于耕隐盖不胜健羡,因书而归之。
谒贺郡大父清白龙公 其二 明末清初 · 张萱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中原旗鼓忆相当,并辔联翩入建章。
自笑耦耕今桀溺,曾同题柱旧田郎。
千金不买长门赋六月谁飞易水霜。
见说怜才更怜旧,不妨颠倒着衣裳。
制府姚江王公疏荐地方人才谬以见及注曰原任贵州平越府知府张萱学穷二酉胸富五车岭南开著述之宗天北起斗山之望即未报闻第草莽之臣获以姓名从诸名流入公夹袋亦感恩知己矣赋此寄谢 其二 明末清初 · 张萱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淹留业桂岁寒盟,偃蹇空高物外情。
捧日心常悬北阙,凌云赋未奏西京
盲公腐史谁同驾,桀溺长沮且耦耕。
却喜斯文犹未丧,敢云吾道亦将行。
送人出守姚安 其一 明 · 庄昶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定山集卷四
五月山中忧旱坐,送人作郡岂农夫。
寇恂黄霸真公许,桀溺长沮是我无。
行止此天元自定,知愚吾道果安图
眼中若总姚安政,甘与元经送五湖。
高士咏 其十四 长沮桀溺 唐 · 吴筠
 押词韵第六部
贤哉彼沮溺,避世全其真。
孔父栖栖者,征途方问津。
行藏既异迹,语默岂同伦。
耦耕长林下,甘与鸟雀群。
苏养直诗帖跋尾六篇1158年 宋 · 张元干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芦川归来集》卷九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西湖
往在豫章,问句法于东湖先生徐师川,是时洪刍驹父弟琰玉父、苏坚伯固、子庠养直、潘淳子真、吕本中居仁、汪藻彦璋、向子諲伯恭,为同社诗酒之乐。
予既冠矣,亦获攘臂其间,大观庚寅辛卯岁也。
九人者,宰木久已拱矣,独予华发苍颜,羁寓西湖之上,始及识德友
一日,出示养直翰墨凡六大轴,各索题跋。
适连宵雨作春泥,良是中原禁烟天气,篝灯拥火,追记旧游,悄悄不能寐。
乘醉为书,且念向来社中人物之盛,予虽有愧群公,尚幸强健云(右甲卷。)
士之出处隐显,各行其志,顾始终一节如何耳。
尧舜之世,不废巢、由,是故楚狂接舆长沮桀溺筱丈人辈,垂名万古,不必皆策勋钟鼎也。
历代信史,未有无隐逸者。
异时董狐复出,诛奸谀于既往,则养直之幽光愈彰矣。
玉局老仙发明在前,罗浮真人印可在后,中间数十年,略未尝为尘埃所污,亦要用吾曹辄下语。
德友意则勤矣,尚复奚言?
姑以甲乙次第其卷,辄归诸巾衍。
芦川老隐(右乙卷。)
亡友养直神情萧散,仪矩雍容,自是贵公子,而识度超诣,照了世法。
英妙时已甘心山泽之臞,故词翰似其为人。
良由家世名德之后,平生履践,追配前哲,晚乃力辞召聘,高卧不起,老于丘园。
盖此事素定于胸中,非一时矫激沽誉者,宜乎仙去。
虽无罗浮金丹,其意已在云烟灭没间久矣,黄真人者那得不一引手耶?
芦川老隐(右丙卷。)
养直未见东坡时,出语落笔便脱去翰墨畦径,自有一种风味,真所谓飘飘然凌云之志,所以受知于东坡先生,许其为神仙中人也。
德友所藏诗词,多是《后湖集》中所未有,要当流传墨本,用贻好事者,吾德友终能深袭独秘耶?
如《木犀词》末句「身到十洲三岛,心游万壑千岩」,是岂轩冕所能笼络也?
平生大节如此,纵非仙去,自足以高一世。
此语可为知者道。
芦川老隐(右丁卷。)
养直此轴十数帖,皆为德友往返尺书也。
其间情话,无非输肺肝。
虽甚匆遽时,行书小草,浓澹欹正,初若信手,而笔意俱到,句中有味,览之使人忘倦。
至于论虞尤佐人物:「挂冠神武之兴,此举固清;
然二十四考中书令者,复何人斯」?
此论可垂方来,不当只付之戏笑也。
芦川老隐(右戊卷。)
养直二十三帖作一轴,笔意圆熟,词采精明,如珠走槃,略无定势,而璀璨夺目,光彩射人
反复寻绎,沈著痛快,诚不在杨少师之下,李西台所不及也。
德友尤宜宝惜之。
此老不妄许可人,而乃拳拳如此。
观其《卜居帖》中所谓「山色云涛四环,正当山水佳处。
此段果成,异日遂为烟波主人。
公若肯入社,当分半座」,在他人殆未易得此语也,德友其能忘怀耶?
顷年江左亲旧说养直别业在澧阳,三两载必一往检过,经行佳处,所至痛饮,未尝不与人倾倒。
篙师打鼓发船,张帆呼风,每苦养直醉卧江上酒垆边,鼾息如雷也。
高标远韵,当求之晋、宋间,此生那复见斯人耶?
芦川老隐云。
按:右己卷。
吕友善见和 宋 · 邓肃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扶筇西去谩寻春,独学无人沐且熏。
便欲问津从桀溺,当时折槛愧朱云。
阴霾满目凭谁扫,芳草连空未易耘。
家学定须兴尚父,威声一振九夷闻。
卧云先生 北宋 · 黄裳
卧云先生由内观,谓使妻子忘我难。
顾予且不自有父,安得有汝为悲欢(自注:君方致道之时,忍情割爱,以绝累为急。其子访而得之。君曰:吾且不自有父,安得有子哉?忽逃而去其子,复失所在。)
武林溪上乃所寄,今且几岁无往还。
源头流水去复去,落花缤纷春屡残。
秦人汉世不须问,寂然自在桃花湾。
嵩岳游人忽相逐,群碧插空三十六。
渔人不见空怀想,路迷山口今谁访。
几时行,几时归。
本无行止吾何疑,岂将眼力随尘机。
行亦可,归亦可。
长沮桀溺非通道,此生未必山中老。